史蒂夫·乔布斯传

剧情简介

《史蒂夫·乔布斯传》书籍简介
《史蒂夫·乔布斯传》(Steve Jobs: A Biography)是​​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撰写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唯一授权官方传记​​,由中信出版社2011年出版(2023年修订版同步更新)。本书基于作者与乔布斯​​40多次面对面访谈​​,以及对​​100多位家庭成员、朋友、竞争对手、同事​​的不受限采访,完整记录了乔布斯从​​童年成长、车库创业、创立苹果公司​​到​​经历驱逐与回归​​的传奇人生,深入剖析其​​追求完美、颠覆性创新​​的核心哲学与​​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产品理念。

核心内容概述
​​成长与性格塑造​​:
乔布斯1955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婴儿时期被领养。童年经历父母离异、校园霸凌,青年时期在里德学院辍学后前往印度修行,这些经历塑造了他​​敏感、偏执、追求极致​​的性格。他坚信“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创业与创新历程​​:
1976年,21岁的乔布斯与沃兹尼艾克在车库创立苹果公司,推出​​Apple I​​和​​Apple II​​,开启个人电脑时代;
1985年因权力斗争离开苹果,创立NeXT公司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后以《玩具总动员》开创动画电影革命);
1997年重返苹果,担任CEO,推出​​iMac​​、​​iPod​​、​​iPhone​​、​​iPad​​等颠覆性产品,将苹果打造成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2011年因胰腺癌去世,但其“改变世界”的精神与产品理念至今影响深远。
​​产品哲学与设计理念​​:
乔布斯的核心理念是“​​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他认为“好的产品必须从用户体验逆推技术”。例如:
​​iPhone​​:取消物理键盘,用触摸屏重构交互逻辑,提出“三位一体”(手机、音乐播放器、互联网终端)的革命性设计;
​​iPod​​:通过“3秒内找到任何一首歌”的用户痛点,推动音乐产业数字化;
​​Macintosh​​:内部线路布局工整,即使用户无法拆开,也坚持“隐藏99%的复杂性,只让用户看见1%的优雅”。
​​领导力与争议​​:
乔布斯的领导风格以“​​极致完美、高压驱动​​”著称,他鼓励团队“迭代、迭代、再迭代”,但也因“尖酸刻薄”的性格让周围人愤怒。例如,他曾骂员工作品是“狗屎”,但背后是为了筛选出“真正坚韧的创造者”。

《史蒂夫·乔布斯传》书籍简介 《史蒂夫·乔布斯传》(Steve Jobs: A Biography)是​​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撰写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唯一授权官方传记​​,由中信出版社2011年出版(2023年修订版同步更新)。本书基于作者与...(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历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董事长和《时代周刊》总编,他的作品包括畅销书《爱因斯坦传》,《本杰明·富兰克林传》以及《基辛格传》

目录
主要人物
前言 本书是如何诞生的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奇特的一对
第三章 出离
第四章 雅达利与印度
第五章 Apple Ⅰ
第六章 Apple Ⅱ
第七章 克里斯安和丽萨
第八章 施乐和丽萨
第九章 上市
第十章 Mac诞生了
第十一章 现实扭曲力场
第十二章 设计
第十三章 制造Mac
第十四章 斯卡利来了
第十五章 麦金塔电脑的发布
第十六章 盖茨与乔布斯
第十七章 伊卡洛斯
第十八章 NeXT
第十九章 皮克斯
第二十章 凡人
第二十一章 玩具总动员
第二十二章 再度降临
第二十三章 回归
第二十四章 非同凡想
第二十五章 设计原则
第二十六章 iMac
第二十七章 CEO
第二十八章 苹果零售店
第二十九章 数字中枢
第三十章 iTunes商店
第三十一章 爱音乐的人
第三十二章 皮克斯的朋友
第三十三章 21世纪的Mac
第三十四章 第一回合
第三十五章 iPhone
第三十六章 第二回合
第三十七章 iPad
第三十八章 新的战斗
第三十九章 飞向太空
第四十章 第三回合
第四十一章 遗产
致谢
摄影集
资料来源
(展开全部)

经典台词(17)
《史蒂夫·乔布斯传》金典台词及解读
乔布斯的言论以​​简洁、深刻、富有哲理​​著称,以下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句子,反映了他的​​创新精神、人生智慧与产品理念​​:
1. 关于​​创新与颠覆​​
“创新不是创造新事物,而是重组旧元素。”
解读:乔布斯的创新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将现有技术或理念重新组合。例如,Mac电脑的字体设计源于他对书法课的热爱,将“艺术”与“技术”重组,创造了“最美字体”;iPhone的触摸屏交互源于对“用户需求”的重新定义,将“手机”从“通讯工具”变为“生活中心”。
2. 关于​​产品哲学​​
“伟大的产品必须从用户体验逆推技术,而非让技术主导体验。”
解读:乔布斯认为,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用户”,而非“展示技术”。例如,iPod的“转盘操控”设计,源于“用户希望3秒内找到任何一首歌”的需求,而非“追求技术复杂度”;iPhone的“Home键”设计,源于“用户希望简化操作”的需求,而非“追求外观新颖”。
3. 关于​​人生智慧​​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解读:这是乔布斯198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的核心观点。“饥饿”代表“对知识的渴望”,“愚蠢”代表“敢于尝试的勇气”。他认为,只有保持“空杯心态”,才能突破认知边界,创造更大的价值。
4. 关于​​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到他们面前。”
解读:乔布斯的产品理念是“​​创造需求​​”,而非“满足需求”。例如,iPod推出前,没人意识到“口袋里装1000首歌”是刚需;iPhone推出前,没人意识到“手机可以替代相机、音乐播放器”。他认为,企业应该“引领用户”,而非“跟随用户”。
5. 关于​​时间与生命​​
“你的时间有限,别浪费它重复别人的生活。”
解读:乔布斯的人生是“​​拒绝平庸​​”的一生,他始终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改变世界”。这句话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追求“有意义的事”,而非“随波逐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