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世界风云人物》(董保存 著,2004年人民出版社)以毛泽东的外交活动为核心,通过他与斯大林、赫鲁晓夫、尼克松、基辛格、蒙哥马利、斯诺等国际人物的交往,展现20世纪中叶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图景。书中既有历史事件的宏观叙事,也有毛泽东个人性格与外交智慧的细腻刻画。
核心情节
建国初期:与苏联的博弈
毛泽东访苏期间与斯大林的交锋,既展现对国际共运的期待,也暗含对苏联霸权主义的警惕。书中披露毛泽东在莫斯科谈判中坚持独立自主,拒绝苏联驻军东北的要求。
赫鲁晓夫访华时,毛泽东以“东风压倒西风”的论断回应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奠定中苏关系破裂的伏笔。
冷战高峰:中美破冰
尼克松访华前,毛泽东通过基辛格秘密接触,以“乒乓外交”为突破口,打破中美长期隔绝。书中还原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谈时“不卑不亢”的姿态,如用“纸老虎”论断回应美国对社会主义的污名化。
毛泽东与斯诺的多次会面被重点描写,尤其是1970年“五七指示”中,毛泽东以英语回应斯诺的祝酒,展现其开放与幽默。
第三世界:反殖民同盟
毛泽东与胡志明、纳赛尔等领导人的互动,体现中国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书中详述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对外援助(如坦赞铁路)扩大国际影响力。
叙事特色
双重视角:既从毛泽东个人视角展现其外交策略(如“三个世界”划分),也从国际人物视角还原中国形象(如基辛格对毛泽东“哲学王”的评价)。
细节还原:大量引用档案、书信与当事人回忆,如毛泽东会见蒙哥马利时谈“接班人”问题的坦率态度。
不仅仅是性格的冲突——毛泽东和赫鲁晓夫
中美关系的奠基人——毛泽东与尼克松、基辛格
中国军队的统帅和盟军元帅——毛泽东和蒙哥马利握手
一个东方伟人和一个西方记者——毛泽东与斯诺
相遇贵相知——毛泽东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患难之中见真情——毛泽东与胡志明
“不打不成交”——毛泽东与田中角荣在北京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