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电视剧《虎踞钟山》改编自同名话剧,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等联合摄制,于1999年3月12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全剧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军事教育改革为背景,聚焦刘伯承元帅在南京创办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历史事件,展现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教育理念与家国情怀。
时代背景与使命
19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刘伯承临危受命,在紫金山麓创建军事学院,但面临师资匮乏的困境。他力排众议,启用原国民党军校军官担任教员,如原国民党坦克司令吴觉非等,引发学员思想震动。
矛盾冲突与成长
学员思想转变:骑兵司令崔保山等学员从抵触学习(如沉迷听戏、轻视理论)到逐渐接受新知识,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教员与学员磨合:刘伯承以身作则,亲自授课并化解学员与教员的矛盾(如崔保山大闹课堂事件),强调“军事现代化需兼容并蓄”。
高潮与结局
学院结业演习中,刘伯承指挥陆空联合实战演练,成功检验教学成果。警卫员甘有根因文化不足退学返乡,体现刘伯承“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
电视剧《虎踞钟山》改编自同名话剧,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等联合摄制,于1999年3月12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全剧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军事教育改革为背景,聚焦刘伯承元帅在南京创办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历史事件,展现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教育理念与家国情怀。 时代背景与使命...(展开全部)
经典台词(17)
纠错 补充反馈
历史回响中的时代强音
“人生必修课,你不想考也得考!”
刘伯承对崔保山的教诲。这句台词体现军队现代化转型的不可逆性,也暗示个体在时代洪流中必须不断学习与适应。
“骄必奢、骄必横、骄必堕。”
刘伯承赠予崔保山的箴言。这句台词警示居功自傲的危害,对当代管理者与领导者仍具警示意义。
“我们走进了和平,但天下并不太平。”
刘伯承在结业典礼上的演讲。这句台词点明军队永恒的使命,呼应“备战与维和”的现代军事理念。
“学习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是为了打胜仗!”
剧中人物对学习本质的诠释。这句台词揭示军事教育的核心目的,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没有知识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要建设现代化国防,必须尊重人才!”
——刘伯承对学员的训诫,点明全剧核心主题。
“过去打仗靠枪杆子,现在建设国家靠笔杆子加枪杆子!”
——刘伯承反驳保守派,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我刘伯承不怕得罪人,只怕误了国家大事!”
——刘伯承面对压力时的坚定表态,展现革命家的担当。
“虎踞钟山,龙蟠石城,此乃帝王之宅,亦是人才辈出之地!”
——剧中引用诸葛亮评价南京地形的典故,隐喻教育兴邦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