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书籍简介
一、核心信息
作者: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四大悲剧”代表作之一。
创作时间:1599-1602年间完成,首演于1602年伦敦环球剧院。
版本特征:现存37部剧本中篇幅最长(约4000行),包含五幕38场戏,中文版由朱生豪、梁实秋等名家翻译,湖南文艺出版社等推出多版本。
二、内容架构
复仇主线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因父王暴毙、叔父克劳狄斯篡位娶母,受鬼魂启示展开复仇,最终在宫廷血战中同归于尽。
多线叙事
复仇线:哈姆雷特装疯查证真相,设计”戏中戏”揭露克劳狄斯罪行
爱情线:与奥菲莉亚的悲剧爱情,反映女性在权力斗争中的牺牲
权力线: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的军事威胁,形成对丹麦宫廷的镜像对照
核心场景
露台鬼魂现形(第一幕第一场)
“戏中戏”《捕鼠器》(第三幕第二场)
奥菲莉亚溺亡(第四幕第七场)
决斗毒剑结局(第五幕第二场)
三、艺术特色
心理深度
通过独白(如”生存还是毁灭”)展现人物矛盾心理,开创”意识流”戏剧先河。
戏剧结构
采用”戏中戏”嵌套结构,现实与虚幻交织,强化命运无常感。
语言艺术
融合无韵诗体与散文体,包含1300余处双关语、隐喻和典故,如”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哲学思考
探讨生死、存在、道德等终极命题,哈姆雷特的延宕被屠格涅夫解读为”冷嘲与自省的结合”。
第一场 艾尔西诺 城堡前的露台
第二场 城堡中的大厅
第三场 波洛涅斯家中一室
第四场 露 台
第五场 露台的另一部分
第二幕
第一场 波洛涅斯家中一室
第二场 城堡中一室
第三幕
第一场 城堡中一室
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
第三场 城堡中一室
第四场 王后寝宫
第四幕
第一场 城堡中一室第二场 城堡中另一室第三场 城堡中另一室第四场 丹麦原野第五场 艾尔西诺 城堡中一室第六场 城堡中另一室第七场 城堡中另一室
第五幕
第一场 墓地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