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籍简介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1932—2020),英国心理学家,剑桥大学毕业,曾任教于亨利商学院,代表作《咨询技巧》《组织的心理分析》。本书是其最畅销的大众心理学著作,以童话形式普及心理学知识。
出版信息:
初版:1997年英文版,中文版由陈赢翻译,202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ISBN 9787201161693),截至2024年销量超500万册。
版本特点:中译本附赠心理咨询流程图及角色关系卡,2022年推出台版《蛤蟆先生的希望》,以不同译名传播。
核心内容
主线情节:
抑郁的蛤蟆:原本爱笑的蛤蟆因童年创伤(父亲控制、母亲忽视)陷入抑郁,自我评分仅2分(满分10分),出现失眠、自我否定等症状。
十次咨询:在朋友建议下,蛤蟆接受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逐步探索“儿童自我状态”(讨好/叛逆)与“父母自我状态”(控制/批判),最终学会以“成人状态”理性应对生活。
成长转折:蛤蟆直面原生家庭阴影,停止自我攻击,重拾绘画爱好,与朋友重建关系,完成心理重建。
心理学概念:
人生坐标:提出“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等四种基本态度,揭示个体如何通过选择态度影响命运。
情绪管理:强调“情绪是朋友而非敌人”,需正视愤怒、悲伤等感受,而非压抑或逃避。
主题思想:
自我负责:主张“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是你自己选择了不快乐”,倡导成年人为情绪和行为担责。
心理咨询本质:咨询师并非提供答案,而是引导来访者自我觉察,如苍鹭对蛤蟆说:“答案在你心里,我只是帮你找到它。”
第二章 挚友前来相助
第三章 初见咨询师
第四章 抑郁的原因
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
第六章 探索童年
第七章 愤怒的表现
第八章 意外访客
第九章 秘密协议
第十章 午餐聚会
第十一章 蛤蟆先生的选择
第十二章 说出人生故事
第十三章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第十四章 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第十五章 最后一次面谈
第十六章 道别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