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书籍简介
作者:李敖(1935-2018),台湾作家、历史学家,以思想批判与中西文化论战闻名,代表作《传统下的独白》《红色风暴》等。此书为其唯一一部历史小说,融合佛学哲思与近代史叙事,被提名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
出版信息:
初版:1991年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发行,2004年修订再版,2025年东方出版社推出新版(ISBN 9787520741309)。
装帧:平装,286页(2004版),定价45元。
核心内容
历史背景:
以北京法源寺(唐悯忠寺)为叙事轴心,串联戊戌变法(1898)、辛亥革命(1911)等重大事件,聚焦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大刀王五等人物,展现晚清知识分子救国探索的悲壮历程。
主题思想:
生死观:通过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就义,探讨“死君”(为君殉道)与“死事”(为事业牺牲)的伦理抉择。
出入之道:儒家入世与佛家出世的矛盾,如佘法师(法源寺方丈)从太平天国义士到佛门隐者的转变,隐喻士人精神出路。
常变之辩:批判晚清统治的腐朽(如西太后专权),追问变革的必要性,借康有为与袁世凯的对话揭示“改良与革命”的路径之争。
叙事特色:
虚实交织:以真实历史事件为骨架(如戊戌政变、菜市口刑场),虚构人物对话与心理活动(如谭嗣同与梁启超的深夜长谈)。
佛学哲思:通过法源寺僧人普净的视角,将《金刚经》“无我相”思想融入历史叙事,如“直到化泥方是聚”的轮回隐喻。
第一章 悯忠寺
第二章 寂寞余花
第三章 “休怀粉身念”
第四章 西太后
第五章 康进士
第六章 皇帝
第七章 回向
第八章 大刀王五
第九章 戊戌政变
第十章 抢救
第十一章 舍生
第十二章 从监牢到法场
第十三章 他们都死了
第十四章 “明月几时有”
第十五章 古刹重逢
尾声 掘坟
我写《北京法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