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阿迪亚·莫达克主演的《学徒》(The Disciple)是印度导演柴塔尼亚·塔姆哈尼(Chaitanya Tamhane)执导的成长题材剧情片,2020年9月4日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2024年10月11日正式上映。主演为阿迪亚·莫达克(Aditya Modak),饰演主角沙拉德·内拉尔卡(Sharad Neralkar)。影片以印度古典音乐“拉格”(Raga)为核心,探讨艺术追求与传统信仰的冲突,曾入围奥斯卡金像奖初选短名单、获第24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等多项荣誉。影片围绕沙拉德·内拉尔卡的人生历程展开:沙拉德是一名热爱印度古典音乐的青年,毕生致力于继承父亲及前辈的音乐传统。他如待生父般侍奉德高望重的老乐师,日复一日地探索与钻研“拉格”,即使面对自身的贫穷与平庸,仍坚持追求艺术卓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沙拉德逐渐陷入对传统的怀疑:当他发现神话与师尊不为人知的一面(如老乐师的局限性与虚伪),他开始质疑“卓越”的真实性——自己毕生追求的“完美境界”是否真的存在?极致的艺术追求究竟有何价值?
影片通过沙拉德的视角,展现了他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他为音乐牺牲了婚姻、家庭,却始终无法获得认可;当信仰崩塌时,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艺术之路。
阿迪亚·莫达克主演的《学徒》(The Disciple)是印度导演柴塔尼亚·塔姆哈尼(Chaitanya Tamhane)执导的成长题材剧情片,2020年9月4日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2024年10月11日正式上映。主演为阿迪亚·莫达克(Aditya Modak),饰演主角沙拉德·内拉...(展开全部)
经典台词(15)
纠错 补充反馈
“臨死之前、你要知道自己有東西可以失去,人生才有意義。”
背景:角色面临个人牺牲时的内心独白。
意义:
存在主义思考:强调失去与拥有的辩证关系,人生意义在于有所羁绊。
信仰代价:暗示主角为艺术信仰付出的代价,呼应其“信徒”身份。
“比別人優秀不算優秀,比過去的自己優秀才算是真正的優秀。”
背景:角色经历艺术瓶颈时的自我反思。
意义:
自我超越:重新定义优秀标准,强调纵向成长而非横向比较。
艺术修行:将音乐修炼视为个人精神的升华,而非竞争中的胜负。
“記住你受過的訓練、現在不是多愁善感的時候,等任務完成後你或許可以私底下掉一滴眼淚。”
背景:角色执行关键任务前的心理建设。
意义:
专业精神:强调情感控制与责任感,体现传统音乐家的职业信仰。
压抑与释放:暗示角色在严苛训练下压抑自我,仅在独处时流露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