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书籍简介
基本信息
作者:吕思勉(1884-1957),中国现代史学四大家之一,精通经史子集,尤以通史见长。
版本:
初版:1934年以《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出版,后多次修订,1948年增补“现代史”部分。
经典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校勘版(含初版与修正本内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图文版。
核心架构:
上册《中国文化史》:分婚姻、族制、政体等18个专题,剖析社会制度与文化演变。
下册《中国政治史》:按朝代叙述从上古至民国的政治变迁,涵盖54章重大史事。
学术地位:
首部白话通史,融合通史与专史之长,被严耕望列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代表作。
与钱穆《国史大纲》并称民国史学双璧,教育部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
内容亮点
白话通史的开创性
首次用通俗语言系统梳理五千年历史,打破文言史籍的精英壁垒,成为大众历史启蒙经典。
例:以“婚姻”章节解析从原始群婚到礼教婚姻的演变,结合《礼记》《周易》等典籍。
社会制度深度剖析
提出“社会制度早期合理论”,认为制度随文化病态积累而僵化(如秦汉郡县制取代分封)。
对王莽改制失败的分析,揭示理想化政策与现实的冲突。
民族融合与边疆治理
详述匈奴、鲜卑、突厥等少数民族与中原的互动,强调“华夷同源”观(如北魏汉化政策)。
评价清朝“改土归流”为边疆治理里程碑。
现代史观照
修正版增补抗战、建国及国际外交内容,如“五卅惨案”“关税自主”等章节,体现时代关切。
绪论
上编 中国文化史
第一章 婚姻
第二章 族制
第三章 政体
第四章 阶级
第五章 财产
第六章 官制
第七章 选举
第八章 赋税
第九章 兵制
第十章 刑法
第十一章 实业
第十二章 货币
第十三章 衣食
第十四章 住行
第十五章 教育
第十六章 语文
第十七章 学术
第十八章 宗教
下编 中国政治史
第十九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十章 中国史的年代
第二十一章 古代的开化
第二十二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二十四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二十五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二十六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二十七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二十八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二十九章 前汉的衰亡
第三十章 新室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 后汉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三十三章 晋初的形势
第三十四章 五胡之乱(上)
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乱(下)
第三十六章 南北朝的始末
第三十七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
第四十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四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四十二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积弱
第四十四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四十六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四十七章 明朝的盛衰
第四十八章 明清的兴亡
第四十九章 清代的盛衰
第五十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五十一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五十二章 清朝的衰乱
第五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
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