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书籍简介与经典内容(以韩少功文集为例)
一、书籍简介
《夜深人静》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1953—)的文学随笔与评论集,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ISBN:9789629967062)。该书收录了韩少功关于创作经历、文学思考及人生感悟的文字,是其“视野丛书”系列之一(丛书还包括《颠倒》《越过死海》等)。
韩少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曾任《天涯》杂志社长,首倡“寻根文学”,代表作有《爸爸爸》《马桥词典》《日夜书》等。本书延续了他对文学本质、文化传统的探索,以“夜深人静”的视角,将个人阅历与文学创作结合,探讨“文学何为”“作家何为”等问题。
二、核心内容与主题
创作的“自白”与“反思”:书中收录了韩少功的创作谈,如《当不了太阳的人,当一只萤火虫也许恰逢其时》,他自谦“当不了太阳”(指无法成为引领时代的“大作家”),但认为“萤火虫”(微小但有光芒的创作者)也能在文学世界中找到位置。这种自我认知反映了他对“作家身份”的清醒定位——文学不仅是“抚慰”或“谋生手段”,更是对生命与时代的真诚回应。
文学与时代的关联:韩少功在书中提到,八十年代的作家“无需多少才华,许多都是时代所赋予的,勇敢、同情、诚实都能成为文学”。这一观点既是对特定时代文学环境的总结,也暗含对“文学独立性”的思考——真正的文学应超越时代的局限,保持对人性的关注。
文化传统的“寻根”:作为“寻根文学”的倡导者,韩少功在书中延续了对地域文化、民间传统的关注。他通过个人经历(如童年记忆、乡村生活),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存续”与“转化”,强调“根”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
櫻花
苦花
那麼熱,那麼冷
妖精
斷層
訪友未遇
噎告
厭世半小時
本書各篇刊載年表

